日韩视频

中文 / English

日韩视频速递

日韩视频速递

材料学院/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要点

来源: 日韩视频    日期:2019-12-31   浏览次数:

材料学院/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要点-日韩视频

2019年工作总结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年,材料学院迎来第一届本科生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人才培养再传捷报,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全体师生员工迎难而上、团结奋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实现了预定目标。具体工作如下:

1制定实验室五年、十年及长期发展规划

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经过朱自强先生和党鸿辛院士等先辈们的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蓬勃发展到今天,成绩卓著。特别是近年来,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高端科研成果迅猛提升,过去的5年培养了4国家优青/青千,去年材料学院的成立,为助推材料学科“双一流”建设完成了框架性的设计。

立足新的起点,面对新的形势,推动学院/实验室更高层次更快发展,经过深度研讨,制定近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确定了未来五年、十年长期发展目标路径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明确改革任务和措施。在体制机制运行、人才培育引进、管理效率提升等顶层设计层面形成了一整套方案;在制度建设、分类考核、学生培养、科研与对外交流等具体工作层面排查了难点和差距,明确了工作努力方向;在单位文化营造、激发创新活力和师生素养提升等学院/实验室卓越文化建设方面,提供了许多创新思路。

规划进一步强化了学院/实验室“育人”这一核心发展战略,确立了未来五年实现长江/杰青等高层人人才培养突破和常态化的近期目标和规划,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机制制度创新、追求卓越氛围营造等方面凝聚了共识。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功人”更加坚定追求卓越的决心、更加坚守“人才/科研强校”的初心,以尽快实现国家科研平台、“双一流”学科等更大的突破。

2QLED研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实验室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兼具高亮度高效率的可见光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Visible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simultaneous high brightness and efficiency)为题,于2019221日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在光学领域顶级期刊《自然·光子学》上(Nature Photonics, 2019, 13, 192–197)该工作突破了以往QLED在高亮度下低效率、高效率下低亮度的关键难题,首次实现了兼具高亮度高效率的红绿蓝QLED器件。研究结果原理上展示了QLED在显示与照明两大领域应用的可能性。该论文也是首篇以日韩视频 为第一单位的Nature Photonics文章。

524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莅临实验室,听取了QLED研究的情况汇报,王书记对我校QLED研发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QLED相关工作在军民融合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人才培养引进再传捷报

申怀彬教授获批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成为继白锋教授程纲教授赵勇教授之后实验室自己培养的4国家“四青”层次青年人才

白锋教授获批中原领军人才。

申怀彬教授受聘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第层次特聘教授。

姚晰博士、鞠捷博士受聘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第四层次特聘教授。

推荐白锋教授、程纲教授申报长江学者。

推荐焦学琛博士申报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第四层次特聘教授并通过评审

推荐刘成延博士申报黄河学者特聘教授并通过评审。

推荐姜茂伟、张雷、甘东林、黄士飞博士申报黄河学者。

本年度分别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引进焦学琛博士、张雷博士、姜茂伟博士、刘成延博士,接受6位博士充实科研队伍。刘亮亮博士结束韩国汉阳大学博士后研究,返回实验室工作,术梯队建设高度和厚度进一步增强。

4.学科、学位点建设顺利推进

按照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的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稳步推进学科建设工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ESI相对位置持续稳步提高。与相关单位通力合作,完成了纳米材料与器件河南省特色学科群的验收工作,完成了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省重点学科的中期评估,积极准备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工作

5.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方面继续有新突破

2019年实验室共获得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其中优青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联合基金培育项目1项,青年基金6项。

本年度共发表论文SCI论文60篇,其中SCI一区31篇、SCI二区论文2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件。在国际顶级杂志Nature Photonics, Chemical Review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Nano Energy,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Nano Letters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8其中第一单位15第二单位3白锋教授的综述论文《Pressure Induced Nanoparticle Phase Behavior, Property, and Applications》在Chemical Reviews上发表,该杂志影响因子为54.3该论文以日韩视频 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我校首篇在Chemical Reviews发表的学术论文。论文主要综述了无机纳米材料在高压下的相变与形变行为及其应用方面的进展。从高压下不同纳米晶在压力下相转变行为,介相转变及形变形成一维、三维超结构的现象。对这些纳米晶在高压下形成的新材料在光、电新性质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展望了超高压下纳米晶的发展方向。论文将为该领域的科研和技术人员提供较好的借鉴作用。

6.研究生教育培养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加强过程管理,持续深入加强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检查、预答辩等环节的管理,2018级研究生完成开题报告,2017级研究生完成中期考核。所有学位论文全部委托教育部学位中心进行双盲评审并一次性全部通过,学位论文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完善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进一步深入推进招生指标分配改革,垂直进行指标分配。圆满完成本年度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招生任务。本年度新招收硕士研究生66人,博士研究生9人。本年度共毕业硕士研究生37人,博士研究生2人。获得2篇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7.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

本年度实验室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实验室人员多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邀请和接待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来访,包括:韩国汉阳大学赵俊衡(Jun-Hyung Cho)教授国家杰青、复旦大学车仁超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陈林峰研究员,国家杰青、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李良教授,美国孟菲斯大学彭晨辉研究员,南京邮电大学辛颢教授,国家杰青、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何军研究员,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焦学琛研究员,清华大学王定胜教授,国家杰青、中山大学黄丰教授,中山大学郑伟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刘成延研究员,国家杰青、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张铁锐研究员,西安理工大学李喜飞教授,西湖大学徐宇曦研究员,重庆大学胡龙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夏志国教授,复旦大学修发贤教授,中南大学刘芳洋教授,华侨大学魏展画教授,东南大学孙伟峰教授等。

1013-17日,实验室承办的第十五届两岸四地纳米科技大会在开封隆重举行。来自两岸四地60余家科研单位,包括中科院物理所解思深院士、苏州大学李述汤院士、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成会明院士,以及50余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10多名优秀青年学者30余位港澳台知名学者在内的150余名纳米科技领域的专家参会此次高水平学术会议聚集了一大批我国纳米科技顶级科学家,会议成功举办将对我国纳米科技未来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也将进一步促进日韩视频 纳米科技等相关学科的建设,提升我校的国际知名度。

8.党建、工会等其他工作进展顺利

党建、工会工作进展顺利。

9.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实验室用房严重不足,引进特聘教授/博士连办公室和实验室都不能满足已经成为严重限制了实验室进一步发展;

2经费投入不足。急需推进QLED研发平台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需要较大经费支持。

3创新运行机制及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目前实验室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建立符合现代化实验室发展规律的运行机制,需要建立更细化和更具操作性的制度,使实验室研究方向进一步集中,更有效促进科研人员的协作、考评和分流;

4)各项制度的实施落实需要进一步强化


2020年工作要点

1.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建设

进一步加强“高效显示与照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加强与产业界的实质性合作,强力推进相关工作。

2.平台建设

强力推进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审批工作。

3.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器件的研发

加快推进QLED研发工作,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加强与企业的协作,加快研发进程,推动在军民融合领域的重大突破

4.标志性成果建设

做好国家重点项目申报的布局和准备;

建立有效制度,责任到人地强力推进以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高档次论文、重大科技转化为代表的标志性成果建设。

5.人才队伍建设

做好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青千、青年长江学者等人才项目的推进工作。

6.加强实验室各项考核工作。

7.加强特色学科群建设工作,助推双一流学科建设。

8.全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9.继续加强党建工作,进一步改善实验室风气,强化团结协作。

10.继续关心教职工的工作生活,营造以人为本的科研环境。

11.争取学校支持,解决用房紧迫问题。

12.争取学校支持,解决工程中心、QLED平台等建设经费问题。

13.争取学校支持,推进材料学院相关工作。


【上一篇】:只争朝夕,迎接挑战!——2020年新年寄语

【下一篇】:东南大学孙伟锋教授来实验室讲学

微信订阅号

地址:中国郑州日韩视频 龙子湖校区、开封日韩视频 金明校区

邮编:475004 电话:0371-22687375 E-mail:[email protected]
研招办电话:0371-22687369

日韩视频-日韩无码在线观看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蓝创科技